青春飞扬在希望的田野上
——长沙县大学生村官情况综述
一、现状
从2008年开始,长沙县三年时间共选聘省选、县选大学生村官504名,现有在岗大学生村官438名,实现全县所有村(社区)全部都有大学生村官任职。长沙县大学生村官年龄全部在30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420人,占总量83.3%;党员202人,占总量40.1%。在今年换届选举中,全县共40名大学生村官被选举进入支村两委班子,4名被乡镇(街道)党(工)委任命为社区工作负责人,1名被选举为村主任,35名进入支村两委班子。
二、经验
在大学生村官的“选、培、管、用”等方面,长沙县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在队伍建设上取得很大成效。
1、科学选聘,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由县委制定出台《长沙县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长县办发〔2008〕57号),《长沙县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简章》,明确选聘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多个单位共同组织实施。二是精心设计程序。对于自主选聘工作,认真参照省选大学生村官的程序,制定了《长沙县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方案》和《长沙县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笔试、面试考务方案》,在报名、审核、笔试、面试、体检及考察等环节,做到专人负责、层层把关,力求把不怕吃苦、热爱农村、有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选拔出来。三是实行阳光运作。通过县电视台、《今日星沙》、县政府门户网、县党建网、星沙人才网等媒体公开发布选聘公告和细则,公开考试、体检、考核、拟录人员等信息;邀请县纪委全程监督,新闻媒体跟踪报道,使选聘工作系统有序、公正公平。四是合理分配去向。对省选市派大学生“村官”严格按上级要求,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情况,结合农村建设扶贫(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相对集中安排。对自主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根据不同乡镇、村(社区)的需求,综合考虑录用人选的户籍地、专业、性别、个人意愿等情况,坚持人岗相宜、合理选派。
2、完善保障,使大学生村官“待得住”。一是精神激励强劲头。注重发现、培育和宣传典型,定期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开通服务热线,开设公共信箱,开办工作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及时排忧解难,使他们工作安心、放心、舒心。二是政治激励给盼头。县委懿文书记等主要领导多次与大学生村官代表进行座谈,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交流会;对大学生村官在学习培训上优先安排,在招考县内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时重点倾斜,长沙县现已向工作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了一批省委选调生和乡镇公务员。三是物质待遇有甜头。在充分落实上级待遇保障的基础上,县财政为大学生村官每人每年进行配套补贴,允许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结合绩效考核情况按规定发放一定的绩效奖金,规定大学生村官因公出差的车旅费和外地高校毕业生探亲假车旅费均可在乡镇(街道)或村(社区)报销。
3、培管结合,使大学生村官“干得好”。一是强化培训。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经常性培训制度,实行学分管理,计入“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做好“入门培训”、“理论集训”、“岗位专训”等,现已配合上级并自行组织各类培训班10余次,组织集体外出考察一次,特别强化了农业知识、技能和农村工作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二是注重帮带。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四对一”结对帮带制: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为责任培养联系人,乡镇党委书记为主要培养联系人,乡镇一名党政班子成员为直接培养联系人,所在村党组织书记为具体培养联系人,分级负责搞好大学生村官的联系帮带工作。全县现已结成帮扶对子460对。三是搭建平台。要求各村明确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交办具体事务,带领参与中心工作,引导自主创业,真正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搭建起干事创业平台。四是强化考核。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推行大学生村官向组织部门、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班子、全村党员、村民群众“勤廉双述”制度,量化考核结果,将结果作为大学生村官评奖评优、培训帮带、解聘续聘、推荐考试、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4、创新机制,使大学生村官“流得动”。一是引导进入村级班子。大力支持任职一年以上、有本村村民资格的优秀大学生村官通过法定程序参与村委会选举。二是鼓励参加各类考选。依照相关规定,鼓励、推荐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参与各类考选,设置一定数量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指标定向考录。三是建设自主创业平台。帮助带头创业的两名大学生村官争取了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10万元,利用“创业富民进校园”的相关政策为其争取资金20万元,帮助一名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50万。
三、成效
大学生村官系统工程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激发了基层组织活力。大学生村官思想解放、头脑灵活,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较强,和普通村干部和村民相比,有理论优势、信息技术优势、专业知识优势。他们带动着其他村干部转变思维方式,带动基层组织在理论知识学习、村级发展规划、远程教育学用、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农村增添了发展动力。长沙县现在岗的400余名大学生村官兼任了村(社区)的团支部书记、远程教育指导员、信息员等,使全县270个村(社区)都建立起了团组织、利用起了远程教育站点,从而带动了之前一直停滞不前的基层团建、远教、宣传、文化等多项工作。
2、提升了村级工作水平。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身知识结构优势,对计划生育、合作医疗、村务管理等实行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利用各种培训机会加强学习、交流,及时付诸实践;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促进开拓了村级工作思路。
3、助推了农民群众致富。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意识强烈,主动为群众搜集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带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创业项目。另外,大学生村官们还积极运用远教站点搜集转发各类招聘信息,帮助了几百名农民顺利就业。
四、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5点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制约因素。
1、两级差异的问题。县选大学生村官和省选大学生村官之间在身份、管理和优惠政策上存在差异,客观上造成了县选大学生村官在出路上的一些迷茫。
2、思想状态的问题。全县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把任职当作一种过渡和缓冲,缺乏工作主动性,只是被动地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随时都有解聘离职的想法。还有小部分大学生任职的初衷是增加基层工作经验,为考公务员和考研等增加砝码,将主要精力放在复习应考上。大学生村官们这样的“跳板式”心态使得思想不稳定,导致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成效不明显。
3、能力提升的问题。本身的知识储备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知识、特别是专业技能比较缺乏,所以在村(社区)主要从事档案管理、资料整理、办公文秘、政务前台服务等行政事务,很少能参与到中心事务中去。大学生们在计算机与文书材料上有较高的水平,但普遍缺乏调解纠纷、技术指导、规划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4、工作效力的问题。在县委组织部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村主要负责文书档案工作,实际村级工作能力不强,效力不高。从大学生村官本身来看,大部分生活经历比较单纯,有些甚至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来到农村难免水土不服,短期内不能适应、不能有效开展工作。致使大学生村官村级工作效力不高。
5、成长出路的问题。长沙县现已解聘的大学生村官的主要是流向行政和企事业单位,愿意留任、有创业计划、想继续深造的很少。部分大学生村官对聘期之后的再就业感到焦虑和迷茫。
五、对策
1、省选市派大学生村官和县选大学生村官,从选聘到分配,从培训到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长沙县大学生村官在岗人数已经接近500人。长沙县须进一步严格选聘,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训。
2、优化“两级村官选聘”。逐渐消除两级村官待遇差别;出台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制定一个长期选聘规划解决村官后顾之忧。
3、建立“五项管理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同时以大学生村官为团支部书记建好团组织,推进“一村一团建”项目;加强大学生村官自主管理机制;结合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制度,建立系统的监督评价体系,全面监督、规范、指导、评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切实加强保障激励机制;进一步畅通出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