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大暑前面是小暑,那么,大暑后面是什么节气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大暑是一年中第十二个节气,时间在公历的7月22~24日。该节气是夏季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之后便迎来秋天第一个节气,这样你应该知道大暑下一个节气是什么了吧?大暑后还热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大暑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大暑下一个节气是立秋节气。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进入“立秋”节气并不代表气温就此下降。
展开全文
大暑后还热吗?
大暑过后还会继续热。
进入大暑就是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了。大暑是反映暑热程度已达到极点,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大暑期间之所以这么炎热,首先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经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酷暑,降水较少。另外,通常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发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所积累的热量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节气最为炎热。
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以喘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大暑到,暑气到”等谚语。
紧跟大暑节气后的是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的立秋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是立秋之后还有秋老虎,此时也非常的热。
大暑期间之所以这么炎热,首先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经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酷暑降水较少,另外,一般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发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同,所积累的热量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节气最为炎热。
大暑后30至60天之间天气就会逐渐转凉了,大暑后15天开始进入立秋节气,大暑后30天开始进入处暑节气,到了处暑节气之后,我们就彻底要和夏天告别了,此时温度开始转凉,之后气候会慢慢由凉转寒,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进入冬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