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朴修行地位于山南扎囊县境内,与桑耶寺相距不远,在其东北15里的纳瑞山腰,海拔在4300米左右。因为此地环境幽静典雅,加之寂护、莲花生、赤松德赞等吐蕃时期的著名历史名人和众多高僧活佛曾在这里修行过,所以青朴与桑耶寺共负盛名,朝拜者络绎不绝。
据说,在青朴修行,念一遍六字真言,胜过别处念百遍,在青朴修行一天,功德胜过在别处修行一年。因此吸引了无数藏传佛教信徒来此修行,此后但凡知名的高僧大师也大多修行于此地,连吐蕃王朝第三十七代赞普、中兴之主赤松德赞也按纳不住向往之情,离开拉萨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来到这里修行,希望能以虔诚礼佛,换来王朝的永固和深厚的福报。相传,历史上这里曾有108座修行洞,修行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得道高僧。内地曾有名言:天下名山僧占多。看来西藏也不例外,能被这些在藏传佛教中神灵级的大师们选中并长驻修行的地方,自然想不神圣也难,只不知到底是僧因山名,还是山因僧灵呢。
作为修行圣地,以前的青朴是一个清静偏僻、险远难行之处。但由于游客和朝拜人数越来越多,所以青朴山下新建的柏油路通到了山腰,而且还修建了一个高大的山门,这是为了方便更多游客来此参观,以创造更多的旅游效益。至于山上的修行者是否欢迎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恐怕是见仁见智了。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观光游客的增多,车辆噪音的增加,断然会打破青朴修行地的千年清静,打扰修行者的清修,使得青朴修行地不再神秘。须知苦行本身即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山上道路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于修行者的证果来说也许并非是一件好事。
半山腰上有一座规范较大的寺庙叫“温杂拉康”。是一座僧尼混住的庙宇。上山唯一的道路是从寺庙中间的一扇小门穿过的,给人感觉是这座寺庙才像是青朴修行地真正的护法山门。径直拾阶而上,穿过小门,便可直奔青朴修行地。
随处可见身穿僧袍的修行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将自己生命中剩下的时间全部寄托在这片修行地上.他们有的住在条件简陋的修行洞里,有的住在自己搭建的小房子里,还有的直接扎一个帐篷就当做自己的居所.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的就这么度过着,安静的修行,外界的一切仿佛都早已与他们无关.
据说当时莲花生大师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苦苦修行。
修行固然是一种理想与追求,但是否都要放下一切到青朴来修行呢?如此多的人来山上朝拜,向往在青朴隐居修行的日子,但又有几人真正想留在青朴修行呢?修行其实重在修心,心有所求,何处不是修行之所?只要以修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我们的内心就会平静许多、淡定许多、达观许多。虽说青朴修行一天,胜过别处一年,与在青朴修行的人相比,别处也许只是解脱和彻悟的进境慢一些而已。但话又说回来,修行本身就重在过程,本无止境,何必急功近利、执着于快慢与结果呢。
一直在青朴修行的苦修者们估计早已看破这些,他们用自己对信仰的执念完成着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而信仰在青朴似乎早就成了司空见惯。厌倦了城市喧嚣的你是否也想来这找寻自己生命的真正理解呢?
比起冬天的拉萨,可能这才是真正的信仰之地吧!
最好的时光在西藏,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xialuoke10 我们一起聊聊西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